兩會又出臺讓HR加班的政策了。
第一條是將養老保險費率降至16%,這將會減輕企業的負擔,同時,做員工關系和薪酬的HR們可要忙活一陣了。
另外,當全世界其他國家都在用貨幣政策與財政政策來調節經濟的時候,中國又新加了第三個:就業政策。
就業政策的提出,背后的深意有很多。
根據新華社的報道,上海代表團已經提出,經認定的困難企業組織職工開展在崗培訓,并在企業職工教育經費中列支的,對于符合條件的培訓合格人員可按照其實際培訓費用給予100%培訓補貼。
看來中央真的要動手了。
我們首先說這個社保政策,各位HR已經很熟悉了,值得注意的是,這次兩會再次強調:社保征收由稅務部門進行統一征管。各地在征收體制改革過程中不得采取增加小微企業實際繳費負擔的做法,不得自行對歷史欠費進行集中清繳。
這是板上釘釘的事情,不得有誤。
今年可謂是“大減稅”之年,官方統計是可以為企業全年減負2萬億。即便算上執行效果打個六折,1.2萬億也遠遠超過美國。
看來國家的對于減稅是鐵了心了,這側面也體現出了國家對經濟發展的另一種隱憂。提前布局,總好過事后彌補。
從20%到19%再到16%,下調幾個百分點對應的企業社保繳費“減負效果”會十分明顯:對很多民營企業來說,用人成本本就是最大頭的支出,社保繳費負擔是其企業運行中不小的負荷。
另外一條政策,就讓人耐人尋味了。
圖片來源: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2019年工作任務報告
報告明確說:“今年首次將就業優先政策置于宏觀政策層面”。
這啥意思?
就是國家其他政策的公布,都要看就業政策的臉色,不符合就業政策的初衷的,怕是都會被取代。
這背后的信號也很明顯:
① 國家高層顯然注意到了近期裁員的動向。再瞎裁員下去,地方政府和企業都需要寫檢討書了。
② 去年政府工作報告設定:城鎮調查失業率5.5%以內。按照中國人的做事習慣,你懂這個數字的意思,裁員和失業過分了的話,誰都沒好果子吃。
③ 就業牽動的政策很多,就比如:戶籍政策、教育政策、醫療政策。國家先向戶籍政策下手,2月,國家發改委已經正式公布了《關于培育發展現代化都市圈的指導意見》,強調要“放開、放寬除個別超大城市外的城市落戶限制”的字樣,落戶政策將會全面打開。
④ 為什么如此重視中小企業?為什么一再減稅降費?因為中小企業是解決就業問題的主力軍。
⑤ 你知道的,未來我們國家會把就業率這個KPI指標看的相當重,地方更是相當重視,那么就意味著如果你長時間沒找到工作,或者你所在的公司裁員過分,就可能會被特別“照顧”,至于是哪種“照顧”,具體看各地的執行力度了。
就業政策的提出,兩會期間各地代表團就相繼提出落實方案,比如:
- 湖北省對不裁員或納入化解過剩產能清單的參保企業,可返還其上年度實際繳納失業保險費的70%。
- 福建省還對一些保持連續生產、積極采取措施穩定職工隊伍的企業,經認定后給予一次性穩定就業獎補。
- 吉林對見習期滿留用率達到50%以上,與留用人員簽訂1年以上勞動合同并為其繳納社會保險的見習單位,每留用1人給予2000元帶教補貼。
... ...
變化正在開啟,補貼已在路上。
總之,我們國家正在快速向前發展。如果把我們國家看作是一家企業,那么這家企業的管理,也正朝著正規化的方向發展。
一切,讓我們拭目以待吧。